在抗疫防控的戰場上,有一個人如山一般地存在,他的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都備受全國老百姓的關注
他說不能動,必須宅在家里,老百姓就安靜地宅在家里,一動不動。
他在一次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笑了,這笑容如春風,一掃老百姓心里的陰霾,大家知道,曙光就在前面,大家要繼續努力,再接再厲直到戰勝病魔。
他就是被老百姓稱為“全民男神”的鐘南山院士。人們稱贊他是老當益壯,國士無雙!
鐘南山院士已經83歲,進入耄耋之年了,同齡人都已經是步履蹣跚地退休在家,含飴弄孫地安度晚年了,而他還在為國為民勞累奔波。除了有一個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以外,他還有一個好身體。?他精神矍鑠,思路敏捷,目光如炬,聲如洪鐘,身材挺拔,體格健美,步履如飛,風度翩翩。
鐘南山院士說:“我現在的狀態感覺像是中年,還沒有到功能減退的時候,還需要體質鍛煉。”他說,我的心理年齡就50歲。
鐘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外媒的專訪,他不用翻譯,采訪全程飆流利英文!人們贊嘆,鐘院士,你太牛了!
鐘南山院士是怎樣實現這種“逆生長”?他是怎樣成為人們敬佩的“不老男神”?他有著怎樣的一套健身養生的方法?
帶著這些問題,我關注學習起鐘南山的健身養生之道。
鐘南山一生都和體育結緣。
鐘南山小時候學習成績平平,由于戰亂,顛沛流離,他甚至被留級。但是,他在體育方面卻是成績斐然,頗具天賦。
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,他就參加體育比賽。鐘南山的體育天賦開始嶄露頭角。
新中國解放這一年,鐘南山考上了嶺南大學附屬中學。也就是今天的華南師范大學附中。鐘南山的高中在這里度過。
在1954年全校運動會上,鐘南山短跑獲得全校第四名。
1955年,他就被派去參加廣東省田徑比賽,不僅獲得全省400米第二名,還打破了全省記錄。
后來,鐘南山又代表廣東省走上全國田徑運動會的賽場,獲得了全國的第三名。
1956年,正讀大學三年級的鐘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,作為北京醫學院(現北大醫學院)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,并在運動會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。時至今日,北醫大還有幾項由鐘南山創下的運動紀錄無人能破。
1958年,鐘南山被抽調到北京市集訓隊訓練,準備參加第一屆全運會。
1958年8月,在第一屆全運會的比賽測驗中,鐘南山以54秒2的成績,打破了當時54秒6的400米欄全國紀錄。
1959年,他又奪得北京市運動會男子十項全能冠軍。
年輕時的鐘南山在體育上收獲滿滿,他不僅收獲了強健的身體,而且在體育中形成了他的“南山精神”!
鐘南山說:“我為什么喜歡體育活動呢?因為它能培養人的三種精神,一個是競爭的精神,一定要力爭上游;第二是團隊精神;第三是如何在單位時間里提高效率。把體育的這種競技精神拿到工作、學習上來是極為可貴的。”
鐘南山一直都在實踐他的“南山精神”,那就是,無論干任何事,都要竭盡全力去干好!去爭當冠軍!
鐘南山愛體育,體育也愛他,體育給了他榮譽,還當了紅娘,為他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。
T5跑步機
他們的家庭,就是一個小型的健身房。
記者走進鐘南山的家,簡樸整潔,家具擺設很大眾普通,有點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風格,夫人的獎杯當果盤。
與眾不同的是,在10多平米的“家庭健身房”里,跑步機、動感單車、雙杠、拉力器、啞鈴等簡單的健身器材擠滿了房間。
鐘南山穿上運動背心先在跑步機上快走、慢跑,前后約25分鐘。跑完了做上肢運動,他在家里安了一個單杠,用來做引體向上(主要鍛煉背闊肌和肱二頭肌),也做了一個簡單的雙桿,做杠上撐起(主要鍛煉胸大肌和肱三頭肌),還會做做仰臥起坐鍛煉腰腹,以及用拉力器做各種拉力鍛煉。加起來一次鍛煉40-50分鐘
鐘南山說:“在我的健康詞典里面,幾十年來都沒有離開過兩個字:鍛煉。我在北醫大上學時,練的是田徑,我相信自己良好的體質就是從那時打下的基礎。雖然現在我已經離開了競技賽場,但打球、跑步、游泳……我什么都玩,周五打籃球、周日打羽毛球。即使再忙,只要有十分鐘,我都會抓緊時間鍛煉,例如在家跑跑步,我的跑步機就擺在臥室的床邊。”
把運動鍛煉看得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,養成習慣,堅持不懈,幾十年如一日去認真做,這就是鐘南山院士逆生長的秘密。
鐘南山院士在繁忙的醫療科研工作之余,非常關心百姓的健康問題,他撰寫了《鐘南山談健康》一書。他還在媒體上闡述了一些有關健康的觀點。這些,都是有關健康的金玉良言。我認真學習后,獲益匪淺,現分享給大家,希望對您有所裨益。
鐘南山院士指出,人體健康有五大決定因素:父母遺傳占15%,社會環境占10%,自然環境占7%,醫療條件占8%,生活方式占60%。
健康的六大基石是:心理平衡、合理膳食、適當運動、戒煙限酒、早防早治、綠色環境。
鐘南山院士認為,一個人健康不但指軀體的健康,它還包括心理和精神的健康。
他說:“心理平衡是最關鍵的,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有人就說過,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,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。如憂慮、煩躁、恐慌、貪求、妒忌和憎恨等情緒會造成緊張,通過一系列人體反應后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質醇,造成心跳加快、呼吸加快、瞳孔縮小,對身體危害很大,長期這樣刺激,會造成血壓、血糖升高以及心臟病等很多疾病。”
健康的六大基石是:心理平衡、合理膳食、適當運動、戒煙限酒、早防早治、綠色環境。
鐘南山院士認為,一個人健康不但指軀體的健康,它還包括心理和精神的健康。
他說:“心理平衡是最關鍵的,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有人就說過,一切不利的影響因素中,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過于不良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。如憂慮、煩躁、恐慌、貪求、妒忌和憎恨等情緒會造成緊張,通過一系列人體反應后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質醇,造成心跳加快、呼吸加快、瞳孔縮小,對身體危害很大,長期這樣刺激,會造成血壓、血糖升高以及心臟病等很多疾病。”
怎樣才能實現心理平衡呢?
“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目標,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、努力,那么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然了。”英國有科學家在40~90歲的人群里做了一個7年的追蹤調查,在這一人群中,有60%的人有明確的生活目標,被定為A組;有5%的人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,被定為B組;還有35%的人對有沒有生活目標不確定,被定為C組。結果,7年過去了,B組中有3000人病死或者自殺,比A組足足高了1倍,而B組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比A組多了一倍。我想這個例子就是為什么要樹立生活目標的最好證明。
鐘南山說,我們還要掌握三種快樂的方法。
知足常樂。我想這并不難理解。我們的生活要有目標,并且執著地追求這個目標,但這并不代表要對自己苛求。因此,我們應該將目標設定在自己可達到的范圍內,更要欣賞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,學會肯定自己。
自得其樂。孔子有一句話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”如果把這句話放到我們的工作中,我的理解是,對于同一份工作,業務能力強的人不如喜歡這份工作的人,喜歡、愛好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夠陶醉于工作中的人。因此,如果我們能沉浸在生活中、工作中,那么我們就能忘卻周圍很多外來的煩惱,陶醉在自己的快樂世界當中。
助人為樂。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總能收獲好的人緣,人緣好,與周圍的人相處愉快,心情當然比孤獨的人要暢快得多。
要達到心理平衡,還有一條很重要,就是要善于對待挫折。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,但我很相信一句話:“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”這其實就是要我們學會辯證地看待人生的挫折。
對于健康和工作的關系,鐘南山是這樣說的,健康像是空心的玻璃球,掉下去就破碎了,挽不回來了;工作是一個皮球,你干得不好,它還可以再彈起來,可以重新干。
鐘南山總結了他的養生經。
第一,一定要吃好3頓飯。
要做到:“皇帝的早餐,大臣的中餐,叫花子的晚餐”
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,一定要記住我那幾句話:能吃能喝不健康,會吃會喝才健康,胡吃胡喝要遭殃。
吃植物性的東西,一定要占80%,動物性的東西只能占20%。我們現在相反了,所以很多病都來了,肥胖也來了,糖尿病也來了,痛風也來了。
很多人沒有吃水果的習慣,大家記住,一天兩到四種水果,三到五種蔬菜,綜合抗癌,保護心臟,這是21世紀營養新戰略。
男人是家的頂梁柱,承受著更重的壓力,在健康方面更加粗枝大葉,平均壽命要比女性少2~3歲。
男同胞們每天要盡量做到下面幾個一:每周吃一次魚,每天一個西紅柿,常喝一杯茶,每天一點核桃,少抽一支煙,每天一瓶白開水,每天一個蘋果,白酒不超一兩,常喝一杯酸奶,每天一根香蕉,多一些微笑,多一點運動。